金色藍色相間,“魚兒”從水中一躍而起,濺起“水花”朵朵,在這些元素下方“威海釣具”四個大字格外醒目……這是我市培育打造的釣具區域品牌“威海釣具”集體商標形象。記者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,目前,該集體商標已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注冊,國內釣具行業首個區域品牌在我市誕生。
國內釣具行業首個區域品牌花落威海的背后,是強勁的產業支撐。釣具產業是我市傳統優勢特色產業,擁有釣竿生產及配套企業上千家,形成了完整的原材料、制造設備、電子商務、會展賽事等多要素全產業鏈發展體系,全球60%以上的釣具都產自威海。尤其近年來,在光威戶外、環球漁具等龍頭骨干企業的帶動下,鏈上企業紛紛發力,研發新技術、推出新產品、開拓新市場,釣具產業發展活力持續釋放。
威海光威戶外裝備有限公司為將釣具體驗店開到火炬八街,拿下“新手”這片市場,推出了6款新品釣魚竿。“這些是為新手‘量身定制’的釣魚竿,相比專業的魚竿,它們收縮后更短、更小巧,方便隨身攜帶。”威海光威戶外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春林說,其中還有一款是專門為兒童研發的,所用的油漆、配件無鉛環保等級更高。
根據不同的垂釣場景選擇耐煙霧、耐海水腐蝕的材料,對導環、漁輪等上百種魚竿的零部件進行優化調整,反復實驗……這幾日,光威戶外正對照著設計圖紙,生產組裝新的釣魚竿,預計8月首批新產品就將推向市場。
光威戶外的創新探索,是我市釣具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。穩坐天貓釣魚竿銷量榜第一的漢鼎,在里口山建起了露營垂釣基地,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……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全市釣具產業鏈實現營業收入18.62億元,較去年同期提高28.3個百分點。
“我們制定了《威海釣具集體商標使用管理規則》,確定了使用該商標的19種產品,后續將進一步強化使用管理規范,從前沿技術、行業標準等領域支持引導釣具企業提檔升級,擦亮‘中國釣具之都’城市名片。”市工信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。